解開“屋堅強”不倒之謎
發布時間:2014-07-08 點擊次數:1325 新聞來源:【本站】
我們講現代減震控制技術時,不得不談到中國傳統建筑。我們知道,中國是地震多發國家,“農者知耕,匠者知木”。古代工匠們在長期與地震的斗爭中不斷總結、積累豐富而又精湛的經驗。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防震體系,其內涵博大精深,許多現有的建筑齡逾千年,震而不壞,震而不倒。中國古代建筑的防震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經歷,具有珍貴的歷史和科學價值。其簡潔有效的“以柔克剛”機理,對我們現代減震控制技術研究具有極其寶貴的借鑒意義。
我國古代工匠采用了很多當時最符合自然規律的建筑結構、節點處理方式。其中比較經典的處理方法有1. “鉸接”柱基或浮擱柱基。2.卯榫、斗拱等節點.
1、“鉸接”柱基或浮擱柱基。
建筑宮殿、寺院、民居、塔樓時,將上部結構的柱子浮擱在柱礎上或者稍加限制,柱礎能擴大柱子與地基直接接觸的面積,增強地基承載能力,同時,在地震過程中,柱礎隨地表的震動而震動,但是由于柱礎與上部結構之間沒有被固定,之間能發生間隙或者滑移(如圖2),消耗了大量的地震能量,地震動就被很好的隔離,較少的傳向上部結構,減輕上部結構的地震損害。
2、卯榫、斗拱等節點處理方法。
榫卯、斗拱等節點處理方法,這種不用釘子的構件連接方式,使得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成為特殊的柔性結構體,不但可以承受結構自身的重量與荷載,而且允許節點內部有一定的變形和位移,在地震作用下可以通過節點內部的變形吸收地震能量,減小地震對整體結構的損害。
這兩種古建筑常用的結構及節點處理方法,在經受蘆山大地震考驗的蘆山張家大院都有體現,這也是蘆山張家大院能經受地震考驗的根本原因所在。
“張家大院”坐落在蘆山縣龍門鄉古城村東南的一處山腳下,正好位4.20震中區。四合院坐南朝北,共有16間住房,面積972平方米。這座建于清朝同治年間、距今180年歷史、上下兩層,木瓦結構的老宅,與周圍民房或倒塌、或開裂的民宅相比,在這次大地震中除了屋脊脫落幾塊瓦片外,居然沒有地震的裂痕。沒有任何損傷。
這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式老宅,青石鋪面天井的老宅,現在住了7戶人家,本來蓋了新房的5戶已經搬走,震后因為新房不同程度的損傷又都搬了回來。“老屋經事多,住著踏實”。住戶如是說,老老少少40多口人住在這里,生活和震前沒什么兩樣。長征期間,這里還曾是紅30軍司令部。蘆山龍門鄉古城村的這座老宅,歷經了一百多年來的風霜雨雪、紛飛戰火,特別是近5年來還連續經歷了汶川、蘆山兩次強震,卻依然屹立于天地之間,不得不讓人感慨萬千。
其實“屋堅強”不倒的原因與我們現在大力推廣的隔震、減震技術有異曲同工之妙,基本原理都是以柔克剛,而不是硬碰硬的去跟地震抗衡。
下一篇:沒有了